《烽起磐石》红色舞台剧观演活动
9月26日,学校团委组织校院两级团干部,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学生代表,校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学生代表开展“传抗联志,担新使命”主题团日《烽起磐石》红色舞台剧观演活动。

《烽起磐石》以吉林市磐石地区抗日历史为核心背景,以抗联战士李常隆、赵明珍的战地情感为线索,生动再现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创建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开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第一块抗日根据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率先探索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历程。



观演期间,同学们被剧情吸引,抗联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重重围剿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战,艰苦奋斗,坚忍不拔,东北抗联将士为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展现出的坚定革命信念、浓厚爱国情怀与无畏牺牲精神,同学们深深被一个个抗联故事打动。
学校团委不断创新主题团日活动形式,希望通过红色舞台剧展演的形式,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使团学骨干能够回望历史、缅怀英雄,将东北抗联精神化作实干担当,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专业知识为中国能源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东电青年身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原创大型红色舞台剧《烽起磐石》由吉林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广旅局、磐石市委承办,市歌舞团、市话剧团、市戏曲剧团联合排演的,此次首演在市人民大剧院进行。吉林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及各界代表观看演出,我校作为驻吉大学代表受邀参加。

观影感想
01电研252 王璐瑶
《烽起磐石》以真挚的情感再现了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舞台上,演员们用细腻的表演刻画了将军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坚韧与无畏。舞美设计简洁有力,通过光影与音效营造出烽火岁月的沉重氛围。观看过程中,我被革命先烈的信仰与牺牲精神深深震撼,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这部话剧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后人的激励。
02马研241 丛郁霏
我们吉林人从小的时候就无数次的听过 杨靖宇将军带领东北抗联在白山松水间战斗的烽火岁月。
今天,当靖宇将军的形象通过话剧的形式,在舞台上鲜活立体,熟悉的故事再次带来了直击心灵的震撼。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从守护民族希望的火种,到点亮万家灯火的光明跨越,无数东北抗联战士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坚毅与忠诚,早已融入家乡山川的风骨之中。
作为一名东北电力大学的青年党员,我深知从宣讲历史到践行精神,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使命接力,我将用我的专业知识为中国能源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我也一定会将东北抗联精神精化作实干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鹰担当。
03机研251 孙明慧
眼泪根本止不住!硝烟散尽,磐石无言。那些铮铮誓言像是刺向黑暗的闪电,炸响我灵魂深处的惊雷,我整个人被震撼了。杨靖宇将军在零下几十度的深山老林里,肚子里只有棉絮和草根,却依然坚持战斗,这是何等的骨气!
今天的幸福,是他和无数先烈用命换来的!这部话剧让我真切地明白,英雄不是课本上的名字,而是为我们拼过命的亲人。我们必须记得,必须对得起他们!
04管研252 谭怡柯
通过观看《烽起磐石》这个优秀的红色舞台剧,我了解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也充分认识了杨靖宇将军这一传奇人物的革命历程。我可以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杨靖宇将军的领导下,白山黑水所养育的东北人民在绝境中誓死不屈,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顽强奋斗,深刻诠释了“抗联精神”的核心——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这也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对我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05智信231 张仪宁
《烽起磐石》中,杨靖宇将军展现出的抗联精神让我热血沸腾。没有先辈们的英勇拼搏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东北电力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作为东电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会把坚韧不拔的抗联精神与“扎根电力、服务国家”的红电精神相融合,专研电力技术,敢碰难题,能解真题,攻坚克难,用过硬的电力技术报效祖国,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强国伟业中绽放!
06软件221班 范基弘
当历史的烽烟散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追思与沉甸甸的责任。观看了《烽起磐石》大型歌舞剧,杨靖宇将军那坚毅的身影、磐石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刻入了我的心灵,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这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初心的叩问。
剧作并非简单复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而是通过细腻的刻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先烈们是如何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家国的长城。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依然坚持战斗,他所展现的,是超越生命极限的忠诚、信念与担当。这种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所谓的英雄,并非生而无畏,而是在国家需要时选择了挺身而出,在艰难困苦中选择了坚守不渝。
作为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未曾亲历战火,但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发展,决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的懈怠与遗忘。剧中展现的艰苦卓绝,对照今日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句话的千钧重量。铭记历史,绝非停留在口头上的感慨,或是短暂的愤慨,而是要将其内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我们这一代人的“战场”,早已从硝烟弥漫的前线,转移到了科技攻关的实验室、知识创新的图书馆、乡村振兴的田野、文化自信的讲台。“不必冲锋于战场,却要冲锋于时代”,这是靖宇精神在当代的延伸——我们要把对英雄的敬仰,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振兴中华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杨靖宇将军等先烈们用生命守护了国土的完整,而我们今天的责任,则是要用智慧和汗水去夯实国家富强的基石,去提升民族复兴的底气。能否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能否在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时勇于突破,能否在社会需要时贡献青春力量,这便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先烈最高的致敬。
《烽起磐石忆靖宇》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国主义的核心始终未变,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作为学生党员,我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观影带来的感动与震撼,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实际行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以奋斗之我,奉献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将对历史的铭记,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之中,这才是对杨靖宇将军和无数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07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赵梓彤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通过观看这场学校团委组织的大型歌舞剧,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舞台上演员出色的表演,使我体会到抗联将士与革命先烈顽强不屈的精神与崇高的家国情怀。这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定将抗联精神铭记于心,也一定会传承前辈意志,守护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盛世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