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展现我校青年“返家乡”实践中扎根基层、服务家乡的担当风采,引领广大学子利用寒假契机,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品格、在服务发展中增长才干。实践故事将以“学院集中,个人分批”的形式进行展示。
电自2313牟雅琪
实践筑根基,深耕绽繁花

实践故事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返家乡”实践活动。这段时间,我深入基层,亲身体验,收获颇丰,心中满是感慨与成长的印记。
在“返家乡”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场以“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社区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宣传,到现场的布置、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我的心血。活动当天,现场热闹非凡。我们设置了多个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区,如剪纸、书法、猜灯谜等,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参与。在剪纸体验区,我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用剪刀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和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在书法区,老人们挥毫泼墨,书写着一幅幅充满韵味的春联,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而猜灯谜区则聚集了许多年轻人,他们围绕着一盏盏红灯笼,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灯谜的答案,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活动现场。
在“返家乡”实践周里,我深入挖掘了社区的文化资源,探索了更多适合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形式,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家乡的文化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电自2410玉欣悦
实践破迷雾,笃行绘宏图

实践故事
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加山东省的“青鸟计划”,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图书馆实习。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图书馆的运作,更在参加更多家乡建设活动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图书整理与借阅服务工作。每天开馆前,我会提前到达图书馆,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整理书架,确保每一本图书都按照分类规则摆放整齐。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借阅服务。我热情地接待每一位读者,帮助他们查找所需的图书,并协助完成借阅手续。遇到不熟悉借阅流程的读者,我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借到心仪的书籍。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的需求,并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沟通。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平台的重要性,每一本被借阅的图书都承载着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这次“返家乡”活动,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长。在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方面我都有所进步,同时这段实习经历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奉献的意义。每一次帮助读者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籍,每一次解答读者的疑问,都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电自2411刘子鸣
实践凝智慧,奋进铸辉煌

实践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学期我积极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家乡安徽省砀山县的火车站进行志愿服务,度过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时光。
在火车站,我和其他志愿者们每天早早到岗,穿上醒目的志愿者服装,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旅客。我们的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为旅客提供路线指引、协助搬运行李、帮助使用自助售票机等。这些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在春运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他们走进火车站,可能奔赴的是一条多年未归的家乡之路,或是携带着家人的满满期待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征程。无论他们终点如何,在这个充满爱与离别的场地中,能够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为我的家乡做出贡献,让我为这些旅客做好最后的守护,我倍感荣幸。
这次“返家乡”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让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智信245刘振杰
实践开前路,探索拓新途

实践故事
寒假,我回到家乡,踏入熟悉的图书馆,开启了“返家乡”志愿者之旅。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我与家乡文化深度交融、自我成长蜕变的珍贵经历。
在借阅引导区,我迎来了我的挑战——与形形色色的读者交流。记得有一位小朋友,满脸期待地想要寻找一本关于恐龙的科普绘本,却在书架间迷茫徘徊。我主动上前询问,带着他在儿童读物区仔细寻找。当终于找到那本书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心中满是温暖。还有一次,一位准备考研的学长在寻找专业资料时遇到困难,我凭借对图书馆布局的熟悉,帮他找到了所需的书籍。学长感激的话语,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付出能为他人带来如此大的帮助。这些互动,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因知识传递而产生的美好联系。
这段“返家乡”志愿者经历,于我而言是一场成长的洗礼。它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心,在整理图书时,每一本书的归位都需要专注;在与读者交流时,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耐心倾听。它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图书馆,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地方,更是知识的传播站、文化的交流场,承载着无数家乡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