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学要讯 | 学习专栏 | 团校之窗 | 阳光专栏 | 荣誉墙 | 文件 |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专栏 > 阳光树洞 > 正文

阳光树洞 | 华夏风物志——内蒙古

【来源:文字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6-12 】

华夏风物志|内蒙古


祖国的正北方,

草原之风拂面而来,沙丘起伏似澎湃巨浪。

云霞作裳,骏马奔腾,风的旋律在耳畔回荡。

天高云淡,牛羊成群,蒙古长歌响彻四方。

是对自由和力量的呼唤,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

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映照出现代化的辉煌。

新旧交融,古今交汇,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内蒙熠熠生辉。

            草原之风轻拂面


内蒙古,是马背上的民族发源地广袤无垠的草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旧时内蒙人以放牧为主要生活方式,随着季节变幻化迁徙,寻找适宜的牧场供牲畜放养。特殊的气候与地形是形成游牧生活重要的因素之一。心随天地走,意被牛羊牵。游牧常以家族或部落形式为单位,以地形建造蒙古包而居,灶火对于牧民来说就像是人体中的心脏,可以供给四肢百骸血液,提供人类一天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量,而蒙古包对于牧民就像是房屋对于中原的百姓一样,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寄托。

当一天劳作结束,日落余晖,族人们相邻而坐,悠扬伤感的马头琴声随着草原与奔流不息的河水将思绪带向远方,千回百转的莫日格勒河,敖包神灵守护着每一位内蒙人。神秘古老的故事于祖辈们中口口相传,天人合一,万物有灵,那些纯洁到震撼的典故与传说在草原上代代相传,经久不息。自由洒脱的意志随草原上粗犷的风而动,跨越地域与时间,传遍内蒙,回荡在内蒙人的心中

           永不落幕的牧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一次知道内蒙的草原是从这首诗里,从此便深深爱上了那片土地。蓝天白云下,辽阔的草原,水草丰茂,山林蓊郁,牛羊星罗棋布,骏马信步悠哉,国家地理杂志评价它有“杭盖草原,心灵牧场”之美誉。内蒙古的草原以她初春嫩绿的妩媚,盛夏浓绿的生机,晚秋金黄的殷实,隆冬银白的高傲,使人心胸开朗,融入自然。

内蒙古的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原上的牧民们以游牧为生,他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迁移放牧,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游牧民族在马背上度过一生,与牛羊为伴,生活在自然之中。马背上的民族,以骁勇为盾牌,以荣誉为信仰,在天地之间尽情驰骋。他们用粗犷、豪放的性格,勇敢地面对着大自然的挑战。在内蒙古的草原上,游牧文化传承至今,成为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展现出了游牧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新旧的交汇——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它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中浓墨重彩的昭君出塞”“胡服骑射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它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今天的呼和浩特,常住人口355.11万,城镇人口283.39万人,城镇化率为79.80%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二型大城市。它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正如一匹奔驰的野马,在建设繁华与现代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进。

现代的繁华——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蒙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该市总面积8.7万平方千米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如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七星湖、康巴什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等

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鄂尔多斯市的城市建设美轮美奂,高楼大厦、琼楼玉宇随处可见,都市化气息非常浓郁。宽阔的街道、整洁有序的环境和闪烁的霓虹灯彰显着现代都市的魅力。此外,鄂尔多斯市交通发达,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穿南北,鄂尔多斯机场通航城市43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

在经济发展方面,鄂尔多斯市以能源、化工、纺织等产业为主导。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该市还拥有世界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为全国源源不断地供应天然气。

鄂尔多斯市以其现代化的都市风貌、繁荣的经济文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友好的市民氛围,成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天苍野茫

一岁荣枯,岁岁枯荣。草原上的风又奔腾了一岁。

如果在无风无云的夜里,静静躺在草场上,你能感受到细软的牧草在你身侧轻轻的摩挲着,能听到潺潺的河流的呢喃与倾诉,听到远处牛羊的梦呓,狗群的轻吠。

仰起头,望向天空。草原的星空相较于其他区域更加清透澄澈,那是一种十分冰冷的蓝色。星辉月华,是带着寒意的,格外明亮。是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在这残酷冰冷的草原上一代又一代的生存下来?或许因为草原格外的冷酷,草原民族的儿女子孙血管中激荡的血液,才格外滚烫汹涌。

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其实不仅仅是指马在蒙古文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体现了蒙古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精神内核。草地,天空,草原上的生灵以及人,都是一体的。蒙古人在千百年前就意识到了这样的道理。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具有最原始的来自自然的智慧以及血性。这份智慧体现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制衡,从不过度压榨自然,又能够让自然资源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作用。而这份血性,却体现在敢于与自然抗争。草原上的天灾人祸不断,这是草原上适者生存的铁律。然而草原儿女从不畏缩,从不屈服。蚊虫贪婪的叮咬,野兽频繁的骚扰,极端的天气,压不垮不屈不挠的蒙古人的脊梁,他们敢拼敢闯,坚韧又倔强。就这样,与草原相依为伴,走过广袤的岁月。

多喜乐,多繁荣,多吉祥。这是蒙古族向贵宾献上哈达时的祝福语。我想,这也是我们同对未来的祝福与期待。


文字来源:文字中心

图片来源:文字中心

值班编辑:陈婧

  

Copyright© 2020.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54SHINE.NEE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