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学要讯 | 学习专栏 | 团校之窗 | 阳光专栏 | 荣誉墙 | 文件 |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专栏 > 榜样力量 > 正文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访十佳大学生胡浩洋

【来源:本站原创 文字中心 王彦桐 | 发布日期:2021-12-03 】

个人简介

胡浩洋,男,中共党员,籍贯山东济宁,2000年1月出生,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计182班,曾担任理学院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协会会长,现已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继续攻读学术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荣获东北电力大学首届校长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等各级各类共12项奖学金。荣获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等6项荣誉称号。曾获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M(一等)奖,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国家一等奖。。

四年的大学时光将胡浩洋塑造成了一位从容自信、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他也始终坚守严谨踏实的治学之道,以诚相待的做人准则,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不断地进步与成长,本次54阳光网记者有幸采访到胡浩洋同学。

以理为本,天道酬勤

谈到此次十佳大学生评选为他带来的收获时,胡浩洋说这个荣誉是对他的意外之喜,是对他四年努力的肯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还有更加需要努力的未来。

2018年,胡浩洋同学以超过一本线60分的成绩考到了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从此开启了他更进一步的治学之路。书山有路勤为径,胡浩洋刻苦钻研,多思好问,养成了每天早上7点起床,在图书馆学习到9点半闭馆的习惯,三年的努力造就了他扎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的成绩打下了基础。他孜孜不倦,课前主动预习,课后积极复习,并且还会定时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他从初中以及高中开始就喜欢多元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从不循规蹈矩,并且经常在老师的习题课上台分享其他的解题思路。他擅长将数学中繁琐复杂的算法和定理,运用自己的理解将求解方法简便化,这些方法和技巧得到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学习和工作充实着他的大学生活,于他而言,坚持优秀、追求卓越是一种习惯。当谈及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时,胡浩洋说因为他曾就任于理学院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学会的会长,主要负责数学建模比赛等工作,平常参加的竞赛与学习比较相关,在工作外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并且利用协会的资源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建模水平,所以工作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

投身数模,精益求精

大一时期,胡浩洋就在理学院的影响下,开始了解数学建模竞赛等科研竞赛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模竞赛选题的广泛性和专业的交叉复杂性对他是一种挑战亦是一种吸引。胡浩洋认为数学建模和学习的共性分别就是努力和坚持,因为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坚持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法宝。在建模途中,他第一次项目经历也不是非常顺利,并且成绩也不是非常理想。但参加建模比赛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一次没有成功那就再来一次,有了多次比赛的经验,才能获得今天的荣誉。所以这也是坚持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并且在学习生活中就跟建模一样,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但努力和坚持才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并且能让我们取得最后成功。

一心向党,恪尽职守

主动服务同学,发挥榜样作用。身为一名中共党员,胡浩洋也经历了漫长的入党之路。他认为入党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有一颗爱国爱党的心,并且在这个入党过程中,不断端正自身的入党动机,主动向优秀中共党员靠拢。他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积极通过学习强国、e支部、青年大学习等途径学习党史和党政,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养。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胡浩洋预备期满,光荣地转正为一名真正的中共党员,这也让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荣耀。在院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微党课等志愿服务,通过自我学习,为积极分子开展党史党政讲解小课堂。并且他还积极响应理学院梦想导师团活动,主动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专题讲座,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建模思路和积累下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扬。日常生活中,胡浩洋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积极团结同学,对于同学的请求有求必应,寝室氛围良好,曾获得优秀寝室荣誉。在学业上主动积极帮助稍显落后的同学,明显降低了班级挂科率,带动了大家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是同学们的榜样,更应该同学们的公仆。”胡浩洋同学如是说。

不管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胡浩洋依旧不忘初心,在前进的路上依旧会扬起自信的风帆,不断砥砺前行,十佳大学生的称号不会消磨他的意志,只会让他更加强大。在他身上,东电品格的光芒是藏不住的,这颗新星也将为千千万万的东电人照亮前进的方向!


值班编辑:谭怡柯

  

Copyright© 2020.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54SHINE.NEE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