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学要讯 | 团字文件 | 团校之窗 | 阳光专栏 | 荣誉墙 | 文件 |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享阳光年华 > 阳光漫评 > 正文

小5说竞赛:竞赛要知道的那些事

【来源: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 发布日期:2025-10-21 】

小5说竞赛:

竞赛要知道的那些事

大学期间,不少人为了综测发愁,

想要保研的希望能拿几个国奖让导师眼前一亮,

想就业的想要用各类奖项填充简历,

证明自己的全能性。

所以,从大一开始,

许多的同学就开始参加竞赛,

可是,这些竞赛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今天,让小5来告诉你竞赛要知道的那些事。

01 先懂逻辑:竞赛是“能力磨练”,而非“荣誉争夺”

我们必须扭转一个关键观念:竞赛的本质是“能力磨炼” 而非单纯的“荣誉争夺”。奖项固然光鲜,但备赛过程中你获得的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抗压能力,才是真正让你受益终身的财富。

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吧!!!

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会筛选“有用”的竞赛

“有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个人能力的锻炼与升学求职的背书。

最权威的参考依据是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该榜单上的竞赛普遍受到高校和企业的认可,含金量高,是保研、加分、求职时的“硬通货”。教育部认可84项赛事榜单.xlsx

教育部认可84项赛事榜单(部分)

02 降低信息不对称:

如何获取竞赛信息?

“比赛结束了才知道这个比赛”是最大的遗憾,信息渠道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的竞赛通知一般在教务处的通知公告与教学动态两部分公布,也有的比赛辅导员老师会直接让班长or团支书转发到班级群中,一定不要错过这两处重要的信息来源啊!!!

当你找到合适的比赛之后,在比赛过程中依然有着极强的信息不对称性。

你不知道的:评委究竟最看重什么?是技术的创新性、商业的可行性,还是项目的完成度、演讲的表现力?

你不知道的:竞赛规则中是否有容易被忽略的“魔鬼细节”如提交格式、页数限制、匿名要求?学校是否提供专项经费、专家辅导资源?

你不知道的:成功的项目计划书有什么“不成文”的写作范式?获奖团队的备赛流程和时间线是如何规划的?如何有效地进行访谈,获取一手信息?

但是你一定要明白,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核心在于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出击”。

首先,可以去社团与学术社区:多关注相关论坛、社群(如GitHub, CSDN, 知乎等),能让你接触到更广阔的竞赛圈子。(小5偷偷告诉你,如果你要参加数模的话不如先在知乎、贴吧上搜索一下相关内容,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其次,掌握好校内资源,例如身经百战的学长学姐+眼光独到的专业老师,积极与老师以及学长学姐沟通,是快速了解比赛过程的最佳方法。

同样地,如果你参加的是实践类比赛,一定要读懂竞赛章程,竞赛章程中往往透漏出竞赛的大方向,多读章程多看要求,是打好一场比赛的关键。

02如何高效打比赛?规划、团队与执行缺一不可

当你选择好了目标竞赛后,真正的挑战开始了。竞赛拼的不是“运气”,而是“硬实力”,而硬实力需要分阶段、有节奏地积累。

01 大一打基础,大二找方向

大一阶段:夯实“底座”

这个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学好基础课(如高数、编程、英语等),它们是所有高级竞赛的基石。同时,积极跟随老师或学长学姐,哪怕是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也能让你提前了解竞赛的全貌,积累初步经验。

此阶段可以优先尝试“低门槛、广涉猎”的竞赛。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些商业案例大赛。目的是“练手”和“见世面”。

大二阶段:定位与深耕

经过大一的探索,你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时,要为目标竞赛(如“大挑”、“小挑”、“互联网+”等)做针对性准备。确定1-2个主攻方向,深入学习相关技能(如学习一种建模软件、掌握数据分析工具、深入研究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大二是组建稳定团队、启动核心项目的黄金时期。

02 找好队友是关键:实现1+1>2的化学反应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糟糕的团队会让过程痛苦不堪。

跨专业组队是王道:一个典型的优秀竞赛团队,通常需要技术开发、商业策划、美工设计、演讲展示等多方面人才。例如,一个“互联网+”团队,最好由计算机、经管、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同学组成,知识结构互补,能力覆盖全面。

同时,队长不一定是技术大牛,但一定是“粘合剂”:队长的核心职责是分工规划、沟通协调、把控进度和激励士气。他需要确保团队高效运转,而不是一个人包揽所有技术难题。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团队内部要营造真诚、透明、负责的氛围。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与责任,不推诿,不抢功。记住,你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最终的荣誉属于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小5来总结:

从“小”开始:不要一开始就盯着最难的竞赛。成功的体验会激励你走得更远。

主动,主动,再主动:大学里所有资源都不会自动送到你面前。主动去问、去找、去争取。

队友 > 一个人硬扛:找到靠谱的队友,竞赛就成功了一半。团队协作是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重于结果:即使没有获奖,你在备赛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提升的能力、结识的朋友,才是最大的财富。

竞赛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慧,更是你的规划能力、团队精神和坚韧品格。从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开始,通过科学的筛选找到目标,再用分阶段的规划、优秀的团队和严谨的执行去实现它。记住,你为竞赛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最终都会转化为你简历上最硬的底气和个人能力中最坚实的基石。

下一期,小5继续为你讲解,如何寻找竞赛中的“创新性”!

  

Copyright© 2020.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54SHINE.NEE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