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恨循环间,寻心灵归处——评麦家《人间信》
初识麦家,还是从电影开始,《风声》的上映,在影片中,麦家二字让我好奇,寻得原著品析完,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了一名麦家书迷,三部曲的谍战背景,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后来的《人生海海》,不仅让我眼前一亮,更多的还是接触到了麦家新的风格,而这本新书
《人间信》,自然是自出版就迫不及待买来欣赏。
故事从抗战时期的小村庄讲起,日军入侵的阴影笼罩,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家族命运也随之起伏。爷爷的意外离世,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开启了家族衰败的序章 。而父亲,这个被欲望支配的男人,他的自私、不负责任,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父亲的情感复杂又纠结,既有血脉相连的爱,更有因他的行为而生的恨。
书中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在一场冲突中,“我”满心期待父亲来帮自己,结果却被父亲一顿打骂。那一刻,“我”心中的愤怒与失望被点燃,叙事者“我”也由此变成了“他”,这一人称的转变,不仅是情感的断裂,更是自我身份的迷失,“我”仿佛成了家庭的局外人。后来,“我”为了报复、为了所谓的尊严,揭发了父亲,将他推向了命运的深渊,也把自己放逐在了家庭之外 。
随着时间流逝,“我”经历了社会运动的洗礼,内心也在不断挣扎与反思。当叙事者“我”再次归来,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年,而是带着成长的代价,努力想要回归家庭,寻求救赎与和解。父亲的死亡,成了“我”与过去和解的契机,虽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我”对父亲的感情依旧复杂,但也正是在这痛苦的剖析中,“我”开始理解人性的复杂,也原谅了自己。
麦家在书中通过对家庭琐事、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书中的女性形象也十分鲜明,奶奶的坚韧、母亲的隐忍、小妹的蜕变,她们在苦难中坚守,用爱缝补着这个破碎的家。而历史,在这部作品中不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化作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人物的命运转折,与个体的心灵紧紧相连。
《人间信》就像是一封写给过去、写给自己的信,麦家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命运、家庭的深刻问题。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我”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爱与恨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处?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却值得我们在阅读中不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