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学要讯 | 学习专栏 | 团校之窗 | 阳光专栏 | 荣誉墙 | 文件 |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专栏 > 东电青音 > 正文

[阳光书评]欠下的,一生偿还——《追风筝的人》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文字中心编辑部 宫照鑫 | 发布日期:2018-02-03 】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大概是《追风筝的人》中,最让我为之感动的地方。然而,我认为正是这样的简单一句话,却使得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与哈桑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在儿时是仆人哈桑是使命,是仆人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在主人公阿米尔成年之后却是他对于哈桑儿子索拉博的承诺,是他对于自己儿时犯下大错的自我救赎与偿还。

作者并没有华丽的词汇,但就是这种简单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人性的丑恶与复杂。仆人、朋友哈桑在被富家子弟强暴时,阿米尔则是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他没有勇气站出来去救哈桑。他知道哈桑一定看见了自己,为了自我救赎,他栽赃哈桑,哈桑被赶出了家门。在这以后的几十年,作者并没有内心得以平静。当年的自我救赎变成了今日的内心罪恶。

当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他不顾生命危险,去战乱之地救哈桑。然而,哈桑已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还活着。最后,阿米尔为了赎罪,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索拉博,一直抚养着哈桑的儿子......

小说的结局是——哈桑无辜地死于战争,他的儿子索拉博被阿米尔收养。索拉博与阿米尔追风筝。这样的结局也许有点伤感。但这才真实。一次次的赎罪,也许这就是人生。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来还上辈子与今生欠下的债。偿还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追风筝的人》还侧面反应出了种族的歧视。哈桑之所以可以被强暴,有重要的原因是他在那里是被歧视的。阿米尔之所以有时不和哈桑一起玩耍,也是这样的原因。这样的种族歧视带来了悲剧的发生。我们现在是21世纪,我们呼吁种族平等,我们呼吁全球村。世界的平等与自由,是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换来的。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能是爱情、友情、亲情。我们人生活着的意义便在于追风筝。用一生追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便以足够。

栏目编辑:邢斌

  

Copyright© 2020.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54SHINE.NEE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