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学要讯 | 学习专栏 | 团校之窗 | 阳光专栏 | 荣誉墙 | 文件 |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专栏 > 东电青音 > 正文

读书月 | 阳光树洞,读书分享——我挺身时,天也让路

【来源:54阳光网文字中心 | 发布日期:2021-11-28 】

你可看过生命的厚度

你可听过生命的声音

你可看过《白鹿原》

伴着白灵的故事

一起看看这篇书评吧

我挺身时,天也让路——《白鹿原》书评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朱先生去世时,黑娃写下的挽联,一语道尽了朱先生的生平,他无愧于人,无愧于己,也无愧于天。

他一生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外貌简朴自然,内心却盛满了智慧和博学。在一个落后的时代里,他坚持为旁人指点迷津,坚持发扬传统文化,一点一滴,渐渐从晨诵的读书声中,把习惯升华成了一种使命。而其中那份造福后代万世的育人之心,正是当今时代教育强国的缩影,投映的也正是千千万万个伟大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老师们。他像是一个时代的火炬,格局大到让人摸不透,他轻轻一语,便给世人戳破了时局的浓雾。

他的专注,山崩于前也不为所动。喜欢什么便去做,无论是汽车呜呜的鸣叫,还是张总督派人带来的亲笔手谕,一份热爱与喜欢从来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被带乱了节奏。一个关中大儒,不空不虚,不做样子,这种极为难得的投入性和慎独心,乃至于他能够在战争即将打响时,只身出发,不为革命反正,不为朝廷反扑,只为黎民百姓可免战乱之苦,家国之心,可见一般。

有句话说的好:“历史的大漠里都是渺小的沙子,每一粒沙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人。”

当我们随手把那些历史中的人物从历史中列举出来,也许他们有些人仅仅在个体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便达成了一个时代无数个平凡人贡献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朱先生同样如此,我们互相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对于只有一身布衣,一把雨伞,一个搭裢的朱先生,我们似乎超前了太多,却依旧达不成如他一般的成就。为什么?有人说是时代,可时代也是人来引领的。

白鹿原的春华秋实,草木荣枯,深度刻画了几代世族家门争斗的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其被放入到几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去时,其深刻性就又被深度挖掘了一次。无论是大革命,日寇入侵,还是三年内战,白鹿原的世界里翻云覆雨,王旗变换,最终逃脱不了的,终究是有觉悟的个人挺身而出,为国家危亡而奋斗终身。

兴起的不会太早熄灭,倒下的铺满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革命的力量翻滚在每一个被压迫的人心底,与生活做斗争,与敌人作斗争,与子孙后代的生活做斗争,家门相争太小,家国之争才是大格局。

也许我们心中已有答案,国家的繁荣与个人的奉献息息相关,当无数个像朱先生一样的人站在一起,也许一切不平都会被迅速填满。白鹿原教会我的,是从那些血淋淋的故事中成长,从那些封建世家的人情来往中认清必须掌握的生活之道。

个人的力量终究如同沙粒一般渺小,但如果我们都能在重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无论生活还是家国,最终都会让出一片光明的天地。

《白鹿原》是创作在深厚土地上的作品,它的文字透露出了最真实的人民心结,在这个心结里,充满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的所有,即使自身将被摧毁依旧包含着向上乐观的希望。在50万字的朴实“家族秘史”,最终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或许就是“活着”。而更加强调的不仅如此那么简单,更是展现中国人们的追求——我们不仅“活着”,我们还要“好好地活着”。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那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都完了。好好活着。”

——《白鹿原》第二十七章


栏目编辑:李天成

  

Copyright© 2020.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54SHINE.NEEP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